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事业单位,是近期为了适应我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实际及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并加挂“深圳市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牌子。新中心成立后,将继续为我市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及广大来深建设者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中心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的精神,以新中心成立为契机,用最快的速度整合各项业务,优化工作流程,以全新的姿态迅速开展工作。
新中心、新起点、新使命,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正以高度的荣誉感、使命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撸起袖子加油干,更好地为我市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从2012年起,我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开始逐步建立起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和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体系,着力适应劳动者多层次就业需求,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提供“精确定位、精准施策、精细服务”的具有深圳特色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统筹指导基层工作: 大力推进“同城通办”让群众少跑腿为了实现数据多流动,群众少跑腿,中心大力推进办事群众不受居住地点和户籍所在地限制的“同城通办”工作。目前实现失业登记及失业金申领全城通办,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坪山区、龙华区、光明新区、大鹏新区等7个区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区内通办”,在此基础上,将逐步实现全城通办。
为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中心挑选业务骨干组建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讲师团,共派讲师17人次对各区开展了7次业务培训,逾500人次工作人员参加。同时,市中心分片集中组织各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培训360人,受到各区的普遍欢迎。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发专业平台服务各类就业群体
中心按“优质、高效、便民、快捷、规范”的标准,开发了纵向贯通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经办机构,横向涵盖公安、社保、人才引进、商事登记等内外部数据资源,实现跨领域跨区域一体化业务协同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服务对象参保情况的变化实时跟踪其实际就业状态,提供及时有效的各类就业、创业服务;通过共享数据,劳动者还可以按户籍地或居住地,就近享受就业援助和补贴申领等公共就业服务。
中心与局相关部门共同开发和完善“深圳市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对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地区来深务工人员的数据核实比对、实名信息管理、动态跟踪服务,做到从来深就业帮扶入库到离深出库的全过程闭环式管理,实现精准匹配、精准服务。
中心开发使用了一套适用于异地劳务招聘及校园招聘的远程招聘系统。目前已在湖南花垣县、龙山县、湖北郧西县、广西百色、河池地区精准帮扶工作中广泛投入应用,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常态化。
此外,中心还开发上线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办理微信平台系统,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模块,将深圳“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的服务模式落到实处,大大方便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
建立完善标准化机制:企业、群众办事方便明了
中心建立起涵盖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补贴发放等服务的质量标准体系,稳步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服务对象可在全市公共服务机构享有统一规范的就业创业服务。
根据 “一门一网”式相关工作要求,整理深圳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相关标准,编制权责清单、业务流程图、办事指南,并按要求上传至指定网站,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方便明了。共梳理全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权责清单32项(市本级业务7项,各区25项)。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
随着宏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近年来,我市不断修订调整就业援助政策,规范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管理,建立了就业援助对象实名制台账,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分类帮扶和跟踪服务,加大力度鼓励引导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构建起保持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平稳就业的就业援助政策体系。
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活动主题,以帮助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家庭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服务对象,以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援助活动。
大力推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优化就业环境。审核并向本市5个高校符合条件的1110名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166.5万元,补贴金额超前几年总和,有力地减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另外,目前已有2696名符合条件的本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直接通过“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深圳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在线进行实名登记,享受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精准对接 就业扶贫:压实帮扶责任持续跟进服务
去年,深圳市承接了与湖南花垣县、龙山县,湖北郧西县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试点工作。试点期间,坚持发挥深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等的优势,大胆探索建立起一套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的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机制,使得当地贫困人口找得准、出得来,到深圳来留得下、稳得住,去企业后干得了、做得好。深圳试点工作为国家层面实施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获得了中央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相关政策举措也被吸纳进全国就业扶贫指导性文件。
试点工作结束后,我市进一步扩大对口帮扶广西百色、河池地区,积极加深精准扶贫对接联系。近两年内,中心多次组织市内多家用工规范、待遇优良的企业,赴对口帮扶城市举办专场招聘会,并对来深就业的帮扶对象“一对一”持续跟进就业情况,针对不同情况,予以分类帮扶。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接收广西百色、河池籍在深务工贫困劳动力共14531人,分布在全市10个区74个街道(办事处)8437家企业。
紧抓落实专项活动:“逐梦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惊艳全国
日前完美收官的2017深圳“逐梦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再次惊艳全国,参赛选手充分展示了深圳大学生创业的水平和风采,其举办规模及影响进一步扩大。此次大赛以“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为主题,于今年6月14日正式启动,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共征集到459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最终39个项目获奖分享300余万元的奖金。
为了更好开展创业扶持和指导工作,中心开展了创业导师进基层活动。今年,中心继续充实导师队伍,安排有创业经验、熟悉创业政策、热心创业服务的优秀企业家、行业专家、管理咨询专家、财税和法律等专业服务人员作为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创业指导服务。
此外,中心今年组织创业导师进驻孵化基地、街道窗口,累计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居民提供“一对一”公共创业指导服务414人次,2000余名创业者或有创业意愿的居民直接受益。
发挥政府大型人力资源市场示范作用:免费服务深圳广大企事业单位、求职者
中心有超过100个招聘展位、宽敞明亮的现场招聘服务大厅,有功能齐全、服务方式丰富多样的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远程招聘服务平台,可为深圳广大企事业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全方位求职招聘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大型人力资源市场示范作用,每年定期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助残招聘会、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等各类大型主题公益招聘会。
设立专职部门:做好全市就业、失业、创业监测和统计分析工作
为做好深圳市公共就业创业统计报表的填报及就业、失业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心设立专职部门,建立市、区、街道和企业四级联络员制度;有针对性地选定统计和监测对象,确保统计和监测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集中培训和走出去到各区、街道办培训班的多种形式,促进交流,提高各区工作人员和企业填报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数据填报的差错率;建立了各类工作QQ群,指导督促各区及企业按时上报相关数据;还通过落实相关补贴政策等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各级特别是企业填报人员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把就业、失业、创业监测和统计分析作为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官方微信号已上线:有关深圳就业创业的事儿它最权威
为打造“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全面、便利、实用的精准就业创业服务,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官方微信号“深圳公共就业服务”已刷新上线,市民可扫码关注“深圳公共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深圳就业创业政策法规、业务办事指南、招聘信息、常见问题解答和相关新闻资讯,也可办理创业身份认定、就业创业补贴申请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