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工匠人才”培育模式 | 近年来,我市围绕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充分发挥企业、院校和社会组织多方积极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技能人才创新培养。主要工作措施如下:一是不断完善市场化培训组织模式。支持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全市累计建成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19家、技师工作站130家、大师工作室52家,并对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每年最高50万元补贴。将民办培训机构设立由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培训。发挥公共实训基地的引领功能,强化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实训项目开发与推广。二是构建现代化技工教育体系。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引进龙头企业的技术标准、真实项目、认证体系,全市技工院校已与30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华为、腾讯、亚马逊等世界500强企业共建多个特色学院,成立中德机器人仿真培训中心等多个合作实体,合作设立30多家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共同探索出新型学徒制、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校企合作模式。三是全面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创新。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技能人才培育模式,确立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探索构建“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按每人每年最高8500元的标准向企业发放培训补贴,加快建设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四是拓展推广企业行业职业标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龙头企业针对新职业、新工种建立行业标准和地方职业规范,推动上升为国家职业标准。推动企业技能等级评价标准的应用与推广,将企业生产技术标准转化为技工院校教学培养标准,促进产教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