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第20210337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8-17 16:04:17

戴湘莲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制造业用工保障工作的建议》(第20210337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

  (一)针对规范劳务派遣市场秩序建议的答复

  劳务派遣作为灵活用工方式,对于促进就业、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用工质量、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规范劳务派遣市场秩序,深圳重拳打击劳务派遣中的不法行为,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专查等方式,对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规定、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各区人力资源部门畅通线上线下维权渠道,及时依法查处投诉举报案件,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规定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劳动违法行为的,及时立案查处和纠正。各区人力资源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劳务派遣单位未依法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及时移送社保部门;发现无照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及时移送市市场监督局;发现劳务派遣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扰乱劳务派遣市场秩序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2.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和要求,2021年4月20日—5月31日,深圳人力资源保障、公安、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劳务派遣业务、未经备案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检查未经许可和备案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组织或个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合计3892家次,查处违反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的违法案件150件,进一步规范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为促进劳动者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开展用人单位使用实习学生情况专项检查。为全面排查整治用人单位非法使用实习学生行为,切实保障实习学生合法权益,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于2021年7月12日印发了《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使用实习学生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组织开展为期近两个月的用人单位使用实习学生情况专项检查。专项检查对用人单位遵守实习相关规定情况、劳务派遣机构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经营活动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对以“勤工俭学”“校企合作”为名组织学生顶岗劳动等问题进行检查,加大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劳务派遣业务、未经备案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目前,专项检查正在持续开展中。

  4.开展联合提醒告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规范劳务派遣经营服务行为的专项行动,提醒告诫劳务派遣单位依法合规经营,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维护正常用工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下一步,深圳将继续加大对劳务派遣市场的规范力度,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劳务派遣单位依法依规经营;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保障、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持续加大对劳务派遣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针对解决企业用工难建议的答复

  深圳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招聘活动、深化拓展校企合作、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等系列举措,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3万人,就业人口规模达1222.44万人(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统计口径),同比增长4.8%,为历史高位。

  1.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招聘活动。2021年,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统筹组织全市各区开展了南粤春暖“稳岗留工”、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专项招聘行动。截至6月30日共开展线上及线下招聘会451场,服务企业近5千家次,发布岗位数33.8万多个,发放就业政策等宣传材料12万多份。

  2.深化拓展校企合作。一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和《深圳市职业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规定,深圳推行“政府出补贴、企业出场地、校企共建共享”模式,建设职业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对参加实习的职业院校学生和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基地给予补贴。目前,深圳已建设219个职业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累计投入建设和实习补贴资金超过3.5亿元。二是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2020年,深圳制定了《深圳市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确定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为深圳市第一批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并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储备库。三是共建特色产业学院。为加快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深圳职业院校精准对接深圳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与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科研机构等联合举办特色产业学院,服务深圳产业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大国工匠”。目前,深圳共有特色产业学院21个,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产业学院11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产业学院10个。四是支持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深圳通过汇聚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优质资源,多措并举激发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支持职业院校精准对接企业,扩大校企合作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及企业学徒制试点。针对企业特殊需求,积极探索“企业个性化定制”培养模式,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行精准育人。

  3.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21年3—11月,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举办为期9个月、每月1个主题的深圳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月活动,每期邀请60家以上用人单位免费参加招聘,累计发布10000个以上就业岗位,为深圳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搭建免费线上求职面试平台。2021年4月15日举办了南方科技大学校园招聘会,现场参会企业共有102家,其中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高达42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951个。同时,积极做好2021年第2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下一步,深圳将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继续为全国全省就业大局作出贡献。

  (三)针对加强住房保障建议的答复

  一直以来,深圳高度重视制造业职工的住房保障和支持工作,通过建立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轮候制度,建立完善人才安居政策,拓宽制造业住房需求解决途径,创新人才房筹集方式等系列举措,对解决制造业职工住房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1.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规划以来,深圳通过主动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和建立完善人才安居政策,构建起了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多层次、差异化的住房保障体系,探索解决各类中低收入和“夹心层”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既涵盖了户籍无房家庭,也涵盖了大专以上学历的广大基础性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新就业大学生、青年医生、教师、技工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职工等。根据现行政策,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职工,既可以家庭为单位申请轮候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经审核合格后纳入轮候册,参与认租认购和排队选房,也可由用人单位向住房主管部门申请定向配租人才住房,再由用人单位配租给制造业职工。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单位还可以通过提供租房补贴、自建住房等多种形式解决职工住房困难。

  2.进一步拓宽制造业职工住房需求的解决途径。2018年8月,深圳印发《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深府规〔2018〕13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共17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租房各占约20%,三者总量不少于100万套。为落实《意见》精神和改革措施,市住房和建设局正牵头制(修)订《深圳市人才住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深圳市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深圳市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三个政府规章,以及相关分配细则等配套政策文件,构建“1+3+N”住房制度政策法规体系,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新政落地。三个政府规章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正按规定继续履行立法程序,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也正按照“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的原则陆续推出。按照住房新政的制度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宽了制造业职工住房需求的解决途径。一方面是首次将先进制造业职工列为公租房的法定供应对象,有利于市区两级住房保障部门针对性地加大公租房供应力度;另一方面是按照人才住房建设管理的制度设计,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职工可以家庭或个人名义申请租购人才住房。

  3.创新人才住房筹集方式。为缓解人才住房紧缺情况,龙岗区创新筹集方式,2018年在全市率先以补租的形式筹集社会存量住房作为人才住房,通过与泊寓等4家长租公寓企业、龙岗人才安居公司合作,由长租公寓企业提供房源,对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大专以上学历、在龙岗区就业并缴交社保、深圳市无房产)给予住房优惠租金,累计共配租约4000套,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财政资金缓解区内人才住房困难燃眉之急。下一步,深圳将持续开展大规模建房行动,持续加大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租房的供给,并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制度,更好地惠及包括制造业职工在内的各类居民和人才。

  二、办理实效评估类别

  经综合评估,你们提出的建议办理实效评估类别为A类。感谢你们对制造业用工保障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专此函复。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8月13日

  (联系人:郑海林,联系电话:8812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