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社保体系有三大怪现状:一是同样身为公民,还有大量人群被排除在外;二是有了社保的人,却排起长队要退保;三是社保也分三六九等,拿多拿少差别甚殊。所以闻悉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不由百感交集。
身为一名公民,早就切身体会到,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已经刻不容缓。这种切身体会并非光看那些专家罗列的数据,而更多来源于生活。细心勾勒的话,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和我一样,画出这样一张社保素描:
先说说自己。我生长在农村,现在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不懂何谓社保。感谢工作过的一家单位,在我离职后寄来一份文件,上面写着几十年以后,凭此单据可以领取几百块钱的养老金。原来单位为我这样的外来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可惜只交了一年左右,否则还可以拿到更多。这份单据我一直珍藏着,并非真的想等以后领取,而是因为,第一次有单位给我办理了养老保险。顺便提一下,现在我总算有幸可以每个月从工资里扣除相关社保费用了。
我的妻子在这方面就比较幸运。她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单位,从此计算工龄,虽说换了几次工作,现在还是事业编制——该有的社保也都有了。我和妻子的情况,正好和她父母亲相反。她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所以每年都要回老家去取退休金。她的母亲则是农村户口,刚开始啥也没有,前不久,才在老家给缴上了基本医疗保险——应该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吧。
还要提一下妻子的妹妹一家。她在农村的妹妹去年得了一场病,幸好之前交了大病医疗保险,给报销一定数额的费用。否则,几万块钱的手术费还真有点吃不消。她妹夫在工地上干活,可以说是典型的农民工。我问过了,单位并没有给他交什么保险。但他还是很知足,仅仅因为老板对他还不坏。她还有一个弟弟,是单位“正式职工”,所以也有保险。而她弟媳妇则是一家工厂的“打工妹”,听说厂里就给她和几个工人交了社保,所以她弟弟每次说起,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我的父母亲在这方面却一直没着落。原因是这样的,刚开始父母亲属于农村户口,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没试点到老家,也就谈不上了。后来村里划到街道,他们也就成了城镇户口。这时旁边几个村开始推行农村合作医保,他们又给落下了——因为还没开始试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我还尝试过给父母买商业保险,但由于年龄的关系,此路基本不通。与我父母情况差不多的,还有我老家的一大帮亲戚们,包括我的姐姐、姐夫、外甥、叔叔、大伯等等,基本上都被排除在社保之外。据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已经覆盖大部分农村地区,看来他们都凑巧不在覆盖范围之内吧。
社保是什么?应该说,社保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稳压器”,实质上还是每个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利。上面这张社保素描虽然只涉及一个普通家庭,却可以旁窥出当前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覆盖程度不一,享有水平也高低有别。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现有社保制度自然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