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欢迎您访问深圳市社保局网站。

张淑芬:甘愿做离退休老人好女儿

日期:2008-01-25 11:1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本报记者吴剑林

 2007年1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暨全国劳动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宝安分局张淑芬被国家人事部、劳动保障部授予“全国劳动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在19日上午的经验交流会中,张淑芬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劳动保障部要求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向张淑芬同志学习。

 一位在劳动保障基层单位从事平凡工作、在社会保险“窗口”直接服务群众、十余年如一日的普通女干部,何以在全国劳保系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记者最近通过采访,找到答案:她始终视参保老人为自己的父母、亲人,心甘情愿做“离退休老人的好女儿。”

 的确,从外表看来,她是一个十分柔弱的女子,因为有病的缘故,看起来还有点弱不禁风。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真实的她是无比坚强的,在极其平凡的劳动保障岗位上,她做出了超常的奉献,在她的关爱下,宝安区近3万退休老人都能够按时足额领到了退休金,使退休生活有了保障。与此同时,对于家庭来说,她内心总是充满愧疚,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工作时,她忘掉了自身疾病

 新年伊始,张淑芬每天都在坚持治疗的情况下重返工作岗位。她实在放心不下那些老人。

 由于身体原因,张淑芬有时要住院治疗。一些老人见不到她后,便四处打听,那个善解人意的女科长去了哪里?在这些老人的记忆中,张淑芬就是他们的亲人,只要一听他们说出自己的情况,她就马上知道他们属于哪个辖区,甚至能够说出其姓名。

 宝安是我市一个劳务工高度集中的地区。全区1.8万家企业中,迄今已有70多万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近3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占到了整个深圳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的1/4。而这近3万名老人的养老问题全都落在了养老保险科的两个人身上。每一个人的资料都要仔细核对,每一笔养老金都要认真计算,每一个人的生存、生活状况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悉心去做,工作量之大,工作之烦琐,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1998年,宝安区开展离退休人员与企业相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首要的工作,就是半年内要把原有1500多名离退休人员的档案资料重新核实整理录入电脑。1500多位离退休人员的档案袋堆在一起,至少有几百万字,简单阅读一遍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张淑芬认为档案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生命的轨迹。她不能因疏忽而改掉一个人的经历,为此,她没有说出半个难字,默默地坐在电脑桌前。由于上班时还有大量的日常工作,更多的整理和录入只能用晚上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翻阅着发黄的档案资料,辨认着模糊的字迹和细碎的数字,张淑芬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体。

 为了核对相关的内容,她不知打了多少电话和当事人核对,又不知多少次找上门去进行查证。由于体力长期过度透支,张淑芬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然而,她刚刚在医院打完点滴,便又重新回到了电脑前……120天过去了,张淑芬独自完成了通常需要3个人6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把1500多份历史档案资料无一错漏地输入了电脑。

 2003年,按照上级要求,宝安要建立街道办事处、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市社保基金管理局要求宝安分局9月底前完成8镇1场的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窗口”的建立工作。身体已经感到不适的张淑芬不顾烈日当空,冒着酷暑到各社区居委会进行实地调研。在掌握了各社区实际情况后,她积极与各有关领导和部门沟通协调,取得了理解与支持,亲自登台为协理员授课,为“社会保障服务窗口”的建立做好充分的准备。终于在2003年8月8日,全市第一个“社会保障服务窗口”在大浪社区居委会建成了。

 ◆见到老人,她视同自己的父母

 “离退休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养老就成为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既然我们承担着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再做好。”这是张淑芬的肺腑之言,也是她的行动指南。

 张淑芬视参保老人为父母。为了照顾听力下降、眼睛老花的老人办事,避免沟通障碍,她每次都是握着老人的手,与老人并排坐在接待室的沙发上……当她看到服务大厅等候的老人时,她首先担心的是人多天热,容易发生中风中暑等意外。接待室人多时,就积极把老人安置在会议室等较宽敞的场所,端茶倒水,舒缓气氛。只要还有一个来办事的人员,无论多晚,她都尽心尽力办完最后一宗,才下班或去饭堂吃饭。

 为防止养老保险金被冒领流失,从2000年开始,深圳开展了离退休人员指纹采集与验证工作。为了给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方便,张淑芬坚持走街串巷,上门服务。宝安区离退休老人居住分散,不少住在较为偏远、没有路标、没有门牌号的村落,家中没有安装电话,有的家里还养有凶猛的狗,给上门采集和验证指纹带来诸多困难,她从来没有抱怨一句。有的老人行动不便,较少洗澡或洗手,指纹采集困难。一次,她给一个老人取指纹时,老人的手因太久没有清洗,指纹一直取不了。张淑芬打来一盆水,笑着对老人说:“让我来为你洗个手。”

 2004年8月,她来到大浪社区给一个76岁姓叶的老人家采集指纹。老人因病卧床,天气炎热,身上发出难闻的异味。她二话不说马上打水帮助老人清洗身体。想不到,老人突然伏在张淑芬的身上放声哭了起来。“乖女哦,我有你这样一个女儿就好了!”张淑芬轻轻地抚摸老阿婆的身体说:“老阿妈,等天气晴了,我再来给你洗被子。”从此,张淑芬便成了老阿婆的“女儿”,经常去看望她,直到老阿婆去世。

 ◆面对丈夫儿子,她总是充满愧疚

 张淑芬是个女人,为人妻为人母,她也很想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但由于长期忙于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她很少顾及家务,憨厚的丈夫逐渐变成了她的“贤内助”。平常由于早出晚归,回家后洗个澡就入睡了,所以,经常很长一段时间与丈夫和孩子打不上照面、说不上话。儿子学校开家长会,她仅参加过一次,丈夫没时间就只好请儿子的爷爷奶奶“代劳”。儿子生病了,绝大多数都是丈夫或公婆陪着到医院看病治疗。对于家庭来说,她内心总是充满愧疚。

 沉重的工作压力和超负荷的体力付出,悄悄地侵蚀着张淑芬原本羸弱的身体。细心的同事发现张淑芬的脸色越来越差,劝她及早去看医生。2003年8月的一天上午,她因胃部剧痛不得不到医院检查,当医生看到她如此苍白的脸、高得惊人的血常规指数,决定为她做胃镜检查时,单位打来电话,因为很多人在等着,所以需要她马上回来。她只得对医生说抱歉……再坚持一个月,再坚持一个星期再坚持……终于,她病倒了,她被确诊:胃部肿瘤!

 消息传出后,一群在公园晨练的离退休老人自发涌进了宝安社保分局,急切地询问工作人员,“张淑芬现在怎么样了?”“她住在哪里?我们现在就要去看她”。“我们带来了补品,请帮我送给她。”

 分局一位新分来的大学生在听到张淑芬的事迹后说道:一直以为只有轰轰烈烈才算是英雄,才配得上高尚,没想到其实细节才最让人感动,细节最让人动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牺牲“小爱”,成就“大爱”。张淑芬如同一泓清泉,滋润着成千上万老人的生活。她用真情服务社会,以平凡书写辉煌,成就了一曲“大爱最是暖民心”的辉煌乐章!

 【人物档案】

 张淑芬,女,45岁,1985年参加工作,1995年调入原社保局宝安分局,现为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宝安分局科长。

 【主要事迹】

 张淑芬敬业守德,长期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宝安区建立全市首个“社会保障服务窗口”以及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常常牺牲休息时间,深入群众中调研,为离退休老人提供《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计算》等相关资料,积极解决离退休老人遇到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工作业绩,以致积劳成疾。

 张淑芬先后获得国家人事部、劳动保障部授予的“全国劳动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被群众称为“退休人员的好女儿”、“退休人员的贴心人”、“胸怀大爱的共产党员”。

 【众人评说】

 同事小曾:张淑芬科长确实是累病的,她的病是被拖重的!张淑芬经常因为工作误餐、有时晚饭要到夜里十点多才吃上,有时连续好些天中午、晚上都在加班。

 市社保局宝安分局局长钟锦泉:张淑芬政治素质高,党性强,做事十分认真,始终以优质和微笑服务面对离退休老人,同时精通业务,是领导的得力助手,深得同事们的爱戴。

 市社保局宝安分局农保科邓科长:从平凡到崇高不过一步之遥,平凡岗位也能成就伟大人格。张淑芬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负责精神,给每一个身边的人树立了一个‘忘我工作、服务为民’的榜样。

 市民梁宏:我曾经因为社保的事在分局与工作人员吵过架,没想到被张淑芬耐心劝开了。我的养老待遇就是在张淑芬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得到解决的。现在想来真的很感谢她!也很后悔当初的冲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