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我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把握人才发展规律,更进一步做好我市引才聚才育才留才的工作,1月15日下午,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召开人才新春茶话会。会议邀请我市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留学归国人才以及博士后人才共计17名代表参会。局长孙福金、副局长谷云宏与各界人才代表喜迎庚子新春、共商人才政略。
会上,谷云宏同志介绍深圳市人才工作情况,总结了我市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培聚高精尖缺人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营造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会议气氛热烈而活跃,代表们结合自身在深圳创新创业的实践,各抒己见、踊跃献策,围绕深化优化政务服务、人才分类施政、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加强海外引才宣传、强化技能人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局领导一边听一边记,不时与各位人才代表亲切交谈讨论,相关处室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专业技术人才代表贾西贝针对人才业务办理的优化,提出在现有“秒批”办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进一步开发智能化信息匹配与填充、个性化业务配置以及系统深度学习等功能,形成集“秒填”“秒证”“秒答”为一体的“三秒”模式,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
博士后人才代表吴思思建议,要充分利用深圳市的人才资源集聚优势,搭建起大家深度交流的平台,加强深圳博士后和其他高层次人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跨界交流,激发博士后在研究工作中的创新思维,提升研发能力;留学人才代表李鉴墨反映,很多有意来深发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深圳的人才引进政策缺少了解渠道,不清楚政策细节,建议我市应在海外一流大学开展人才政策宣讲,为海外人才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技能人才代表周创彬建言,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创办工匠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机构,多渠道培养人才,提升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创新评价机制,保障技能人才福利待遇,使技能人才安心在一线工作。
吴苏州代表提出,政府应加大高层次人才社会化评价力度,更加注重人才来深后的实际贡献,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激励人才扎根深圳。针对这一建议,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人才开发合作处处长曹剑辉向代表介绍,下一步我市高层次人才政策将会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导向,优化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能力、业绩并重的人才评价模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
针对杨艳代表所提出的博士后补贴问题,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陆晔向其解释相关政策依据,并表示,未来会继续优化业务程序和简化申报材料,进一步提高博士后人才工作服务质量。
最后,孙福金同志感谢各位人才代表以及全市人才为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并表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继续推进人才引进与评价体制的改革创新,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实现全市人社系统信息和服务平台的智能化,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同时,希望各类人才继续发挥好自身优势,扎根深圳,精耕细作,多做贡献,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