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第20240088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31 17:54:21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第20240088号提案的答复函

张晓红委员:

《关于破译人才流量密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硅谷”的建议》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办理结果清单

建议一

持续推进用人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利用效率。

当年完成事项

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赋予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主体更大自主权,支持其设置特聘岗位,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小同行评审、专家主审等方式,自主评价聘用高精尖缺人才,实现“谁用谁评价、谁用谁管理”“岗位评聘论水平、政策待遇看贡献”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能动性,促进其多作贡献。注重发挥各领域“业内评价”作用,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行业评价的积极性,逐步将职称评定职能下放给具备条件的各类主体。支持指导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华大基因、研祥智能、优必选等10家单位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并率先在品牌工程、技术经纪等新兴领域开展职称评审。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市场化改革,将技能评价权全部交给市场,在全国率先实现华为、腾讯企业认证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一试双证”。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已选择服务机器人头部企业优必选作为试点,探索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融合评定。

建议二

强化粤港澳三地的人才协同培养和一体化发展。

当年完成事项

一是构建联合引才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环境优势和毗邻香港区位优势,率先启动、试点开展深圳先进院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畅通高层次青年人才湾区流动渠道,为全国博士后制度作出全新尝试和有益探索。二是持续推动境外人才便利执业。建立便利执业认可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已公布6个领域共20项可在我市便利执业的境外职业资格目录及相关执业管理规定,吸引613名港澳专业人才来深执业。印发2批共29个《国际职业资格视同职称认可目录》,聚焦绿色建筑、人工智能、勘察设计、金融科技、工程咨询、质量工程等专业的国际职业资格,建立国际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建议三

打响湾区人才文化品牌,培育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文化生态。

当年完成事项

以多样化激励措施为抓手,推进高技能人才激励措施更加完善。一是擦亮“鹏城工匠”“技能菁英”等高技能人才激励品牌,每年评选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的“鹏城工匠”,每人奖励50万元,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职业导向。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岗位开展“技能菁英”遴选,每两年遴选一批优秀技能青年,对其研修深造和提升技术技能等予以资助,加快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的青年技能领军人才。二是创新开展“工匠活动周”,每年12月10日—16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周的“全城亮灯”致敬工匠、“最美手艺人”技能技艺展示、“鹏城工匠”进校区进企业、技能公益培训等一系列活动,采用“线上+线下”“高新技术+传统技艺”相结合方式,彰显深圳礼遇、闪耀技能之光。

专此答复。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8月6日    

办理实效评估类别

      A  

公开类别:    公开    

联系人

唐舸涵

联系电话

8812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