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理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期间,我局共接收办理市政协提案76件,其中主办件13件、分办件3件、会办件60件。提案内容涵盖了港澳青年来深创新创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人才评价互认、新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养老保险第二、三支柱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体现了政协委员对人社工作的关心支持。
(二)主要做法
一是压实办理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一把手”办理责任制,由局主要领导领办重点、难点、热点提案,督促推动办理;分管局领导针对重点疑难提案,带领办理部门与政协委员加强沟通联络。
二是明确办理答复规范。印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深人社办〔2024〕17号),编制工作台账。各处室、直属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与局内外加强工作衔接,凝聚工作合力。
三是多方协同强化沟通。始终把推动提案成果转化落实、提高委员满意度放在办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开门办理”,通过“走出去拜访+请进来座谈”等方式,与委员增进共识,将协商精神贯穿于办理全过程。围绕提案单位和委员关注的人社领域热点问题,通过定期发送工作简报、邀请参与活动监督等方式,回应社会关切,做到提案办理协商在一线、落实在一线、推动在一线、解决在一线。
二、典型案例和主要成效
(一)关于港澳青年来深就业创业的提案
围绕做好港澳青年来深就业创业工作的系列提案,我局会同相关单位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一是打造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1+10+N”建设布局,累计认定10家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2家省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涵盖品牌效应突出的前海梦工场、学研资源丰富的三所香港高校深圳市研究院、地理位置优越的市场化孵化载体。鼓励市级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基地通过引入港澳服务机构,为有意愿或已在深圳学习工作的港澳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二是进一步推进实施“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招募有内地职场经验和生活经历的港澳籍人士作为大湾区职场导师,为有意向在深圳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实习、岗位推荐、职业发展指导等服务,并给予补贴支持。三是持续举办“逐梦湾区圳等您来”系列活动、港澳青年国情研学交流活动、“千名港澳博士深圳行”活动等,为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之间搭建交流互通平台,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四是落实《关于进一步改进提升港澳人士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依托“i深圳”APP上线港澳服务专区,并在我局官网设置港澳就业创业专区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板块,提升港澳青年使用体验。
(二)关于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提案
针对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今年以来,我局推出了一系列助力行业发展的举措。一是召开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市领导出席并作部署要求。二是落实《深圳市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府办规〔2023〕4号),加快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印发《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制定了10个方面30条措施,明确未来三年推动行业发展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发布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2个重点产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选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空天等8个产业开展重点研究。制定我市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奖励政策,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龙华等区亦制定了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政策。三是优化行业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吸引力,做好项目落地服务。今年以来,推动上海外服、前程无忧等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深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邀请知名机构来深开展项目路演和业务交流。
(三)关于加强新时期技能人才培养的提案
针对加强新时期技能人才培养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高地,助力深圳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印发《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措施》,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二是构建多元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龙头企业、技工院校、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各类主体开展技能培训,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开展“十佳示范载体、十佳培训项目、十佳创新课程、十佳技改项目、十佳公益活动”奖项评选和“十大提质扩容”项目遴选。三是推进技工教育集团实体化运作。发布《深圳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深圳技工教育集团章程》《鹏城技工教育集团章程》等。深圳鹏城技师学院成功入选人社部全国第二批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建设院校。四是完善技能人才激励保障体系。选树高技能人才榜样标杆,评选“鹏城工匠”、“技能菁英”,积极推荐我市技能人才参加全省、全国、世界技能大赛,选树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服务人民的高技能人才楷模,激励更多的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